浏览量:0

好饿的小蛇

2020年3月28日 21:01
网站首页    教育技术    课程整合    好饿的小蛇

  

第九周

  

周一

  

中一班

教师

蔡琳

教学内容

综合:好饿的小蛇

教学目标:

1.理解故事内容 认识几种秋天的水果。

 2. 创编故事,体验袜偶表演的乐趣。

教学准备:

多媒体课(FLASHPPT),音乐磁带,录音机。

教学重点与难点:

重点是认识几种秋天的水    难点是对故事进行创编

教学方法与手段:

   多媒体演示  游戏法

         

教师活动

幼儿活动

设计意图

一、产生兴趣 

1.直接导入,引起兴趣。

师:今天我们来听一个好听的故事,名字叫《好饿的小蛇》。 

2.引导幼儿观PPT首页图片 
  师:这条小蛇长得怎么样?

师:看一看,小蛇在什么地?(引导幼儿观察小蛇背后的小树林。)

师:猜一猜,在小树林里,小蛇会干什么?

认真听教师讲解,观PPT,仔细观察小蛇背后的小树林。

大胆猜测小蛇会在树林里会干什么?如,跳舞、散步。

 

直接导入活动主题,认真听故事。通过猜猜、看看,激发的幼儿对活动的兴趣,吸引幼儿的注意力。

二、帮助幼儿观察分析、PPT课件,理解故事内容。 

  1.PPT1-2 

  PPT1 

师:小蛇怎么变成这个样子?小蛇可能吃了什么东西?

 师:小蛇到底有没有吃苹果?我们一起来看一看 

PPT2 

师:这是什么水果?他是什么样子的?

请幼儿模仿小蛇吃苹果的动作。 

一天,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在散步,它发现了一个圆圆的苹果咕嘟。啊,真好吃! 

师:小蛇是怎么吃苹果的呢?谁来学学看?

师:苹果圆圆的,小蛇吃苹果的时候,嘴巴也要张得圆圆的,这样才能把苹果吞进肚子里。我们一起来学着小蛇吃苹果好吗?

师:瞧,扭来扭去的小蛇现在变成什么蛇了呀?

师:扭来扭去的小蛇变成了一条苹果蛇,多好玩!

 大胆观PPT的图片,根据教师的问题大胆回答问题。如,苹果红红的、圆圆的,吃起来甜甜的、脆脆的

通过自制课件,逐张播放,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,感受故事幽默、滑稽的风格

三、组织幼儿欣赏动画故事,创编故事。

1.边播放动画故事,边配合讲述,引导幼儿一起说一说故事中的某些句子 
  师:你觉得这个故事里面还有什么地方很有?

(教师简单小结:好饿的小蛇看见什么就吃什么,吃了什么形状的东西,肚子就会变成什么形状。真好玩,真有趣)
   2、你觉得这条贪吃的小蛇在散步的时候还会看见什么呢?(小汽车、房子)那我们也把他编到故事里去,好嘛?

欣赏动画故事,跟着老师一起说说故事里的句子啊呜,咕变成**

   通过播放动画故事,让幼儿再次理解故事,对故事有一个整体的把握。感受滑稽、幽默的风格。

四、根据故事内容,展开角色表演。

大胆参与表演。

体验故事有趣的内容,感受欢快的气氛。

教学反思:

    《好饿的小蛇》是一本适合小班年龄特征的绘本,它的内容简单、画面有趣。小蛇吃下东西后发啊呜、咕的情景具有趣味性,幼儿乐意模仿。这个绘本中没有很多文字的描述,但小蛇的滑稽搞笑画面,以及图书对故事连续性、动态似的表现,能深深吸引着孩子们,因此我设计了《好饿的小蛇》这一课题。

在活动的流程上,我先以小蛇的图片出示引出故事主人公,让孩子通过观察、模仿知道这是一条好饿的小蛇,孩子们在猜测中逐一播放图片,小蛇发现的苹果、香蕉、葡萄、菠萝这些水果都是孩子们生活中常见到的水果,孩子们比较熟悉,也能够很准确的描述出这些水果的外形,小蛇吃东西所发出的象声啊,真好孩子们乐意去模仿,尤其吃到菠萝时,由于菠萝长着尖尖的绿叶和带刺的身体,所以在引导孩子学小蛇时,让幼儿双手放到嘴边,张大嘴巴,轻轻一咬,然后慢慢—————吞下去,让孩子感受到小蛇吃带刺的菠萝时的小心翼翼,也给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最后小蛇吞下结满红苹果的果树时,将真个活动推向了高潮,好饿的小蛇的贪吃、顽皮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映像,抓住了孩子的兴趣点,同时结合《纲要》精神在活动中鼓励幼儿大胆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,发挥幼儿的想象力,尝试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,让幼儿把自己溶入到游戏的角色中,在游戏活动中加深对故事的体验和理解。并实施教育,让幼儿懂得吃饭细嚼慢道理,使活动主题得到升华。最后的故事表演,孩子们带着头饰,形象扭来扭去,让大家开怀大笑,孩子们在我的故事情节描述下,将整个故事表演出来,孩子们再一次体验到小蛇的贪吃、调皮。

        整个活动,我与孩子的互动很多,在我的引导下,孩子们大胆设想、猜测,对图书的内容很感兴趣,小蛇吃了什么形状的东西,他的肚子就会成为什么形状,孩子们感受到故事的趣味性。但也存在一些问题,整个活动时间有些长了,第二环节的出示图片回味故事内容显得有点多余了,因为前面所讲的情节,孩子们已经把握好了,在今后的活动设计上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,避免一些小的漏洞。

 

栏目导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