浏览量:0

研究成果:区域游戏“动”起来,孩子“活”起来

2023年2月28日 14:08
网站首页    校园特色    巧手慧心    研究成果:区域游戏“动”起来,孩子“活”起来

陈鹤琴老先生说过幼儿在教育活动中靠自己的智慧,独立思考中去发现问题,从做种学习经验,积累知识,是“活”教育的核心思想。在教育的过程中,我们要始终本着“活”的教育来组织活动,让孩子们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“活”起来,为幼儿的全面发展而“活”起来。笔者认为现在提倡的区域活动是非常符合“活”字。区域活动指让幼儿在“有准备的富、适宜的区域环境”中,重每一个幼儿的学习进度、学习风格、学习节秦,让他们通过与环境和材料的互动,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和自主性,促进不同差异的幼儿在自身水平上得到发展与提高。为了这个目标我们在不断的努力摩搜,前进中。每个学期的教研活动,我园老师们都会花很多的时间一起讨论什么是有效的区域活动,如何设置区域环境,投放区域材料,讨论后对班级区域活动进行推进,组织,观察,记录,研讨。让我们的区域活动更有效的为“活”教育准备,为“活”而诞生,让我们的幼儿通过区域活动的开展,而变得更“活”。现笔者把在组织区域活动的相关经验与之分享,浅显的谈一谈区域活动中“活”教育的体现。

 1.“活”的材料。

 每个区域的材料的投放,教师都是有计划和目的,本着幼儿的发展,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需要,提供具有研究性,操作性,层习性的材料,充分挖掘自然资源,让孩子在与材料的互动中主动建构经验,发展能力。例如在美工区,不似以前只提供美工活动的工具,纸,各种笔,颜料,剪刀等,我们提供多种种类的自然材料,半成品材料,各种手工材料。美术区中,孩子在美术创作中需要使用的,只要是在美术创作中可能会使用的材料皆可当做美术区材料。

 

    2.“活”的选择。

“活”的选择一:“今天你玩什么区?”不是教师帮助幼儿选择的,是幼儿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兴趣自由选择的。幼儿的任何行为都是其内在需求的外在表现,教师应首先尊重幼儿的发展需要,然后从全面均衡协调发展的角度尝试引导。

 

3.“活”的规则

区域中投放的材料有的看似是有固定的游戏规则和操作方法的,要掌握了规则才能进行操作活动,特别是益智区的游戏,大部分都有玩法和要求。有的是没有任何操作要求,孩子需要通过自己观察,思考,理解和操作。不管是有要求或者无规则的游戏,规则是“活”的,只要孩子愿意去思考,发现,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去制定游戏规则,创新新的游戏玩具。游戏的玩法是“活”的,让材料的使用更“活”,为更好的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提高了有力的条件。

  1. “活”的互动。

    区域中有很多的操作材料是需要一个人单独思考和完成操作的,但有些是需要两两相互合作,如下棋。有的是需要很多孩子一起设计,商量,操作的,如建构区。但是相互合作是建立在幼儿发展水平一致,共同的兴趣爱好自然结伴而成的,还有一种就是同伴相互帮助自发形成的,这些幼儿在与同伴的共同合作,共同探索中加强了发现问题,解决问题的力量,是探索过程能顺利地完成。在区域活动中,孩子选择谁,要跟谁一起游戏,孩子们有着绝地的话语权和选择权。

  

     区域游戏过程中幼儿间出现矛盾和冲突时,教师以一种粗暴的方式进行制止,或者以简单和解的方式来解决幼儿同伴冲突是不可取的。这样的操作会把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扼杀在襁褓之中。在一次一次的自己解决矛盾和冲突后,就会学会如何与他人交往,学会理解他人的想法,与同伴进行合作、协商与沟通,逐渐摆脱“自我中心化”,促进社会性发展。

当“不愉快”发生时,我们首先要观察孩子,先冷静、客观地加以观察与了解,如不动声色地观察他们的言行,或从侧面了解他们发生冲突的原因,然后是信任他们有,试着让幼儿自己去解决矛盾,做到既关注幼儿的冲突,又尽量不进行干预,大部分时候,幼儿之间的“不愉快”是自然地发展,自然地解决。

4.区域的结尾

    游戏是也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,游戏分享,评价环节是对本次游戏内容的总结和提升,幼儿在游戏分享过程中讨论的问题也可以作为下一次游戏新起点。可见游戏的评价的重要性。在游戏分享过程中讨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,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在下一次游戏中幼儿需要什么材料、缺少哪些经验、想要玩什么,游戏的水平发展到哪个程度等。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和经验,为问题为开始,通过再一次的环境创设、材料的提供、经验的分享等多方的支持,并在下一次游戏中进行观察,在分享环节与幼儿继续讨论新出现的问题,再据此作出调整,进而展开更高一层的游戏和分享讨论。

栏目导航